8萬噸模鍛壓力機:世界最高等級的超大型模鍛壓力機http://www.xtpq.com.cn/
近日,北京發布《關于加強新時代首都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集中推出18條工作舉措,健全高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構建社會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的高技能人才工作體系,打造符合新時代首都發展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一起來看——
培養方面
強化行業、企業主體作用
■ 將高技能人才培養規劃的制定和實施情況納入國有企業考核評價體系;
■ 在本市重大工程項目招投標、評優和資質評估工作中,高技能人才配置狀況要作為生產經營性企業及其他實體參與競標或評比的重要考量因素。
深化產教融合培養
■ 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重點支持急需緊缺職業(工種)技能人才培養;
■ 探索校企共建企業學院、產業學院或技工教育聯盟(集團)。
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培養
■ 加強集成電路、醫藥健康等先進制造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探索建立數字技能人才培養試驗區,大力培養數字技術技能人才。
發揮職業學校基礎作用
■ 加強特色高水平職業學校建設,推動職業學校開展補貼性培訓和市場化社會培訓,穩定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加大技工院校特色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力度,支持職業學校改善辦學條件。
優化培養載體和資源
■ 高標準建設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優化全市公共實訓基地布局和功能定位,建立技能人才繼續教育制度,推廣求學圓夢行動,并定期開展技能人才研修交流。
使用方面
完善崗位使用制度
■ 瞄準關鍵核心領域“卡脖子”難題,支持建立高技能領軍人才“揭榜領題”制度,通過企業出題發榜、高技能人才技術攻關,發揮高技能領軍人才在企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中的重要作用;
■ 實行“技師+工程師”等團隊合作模式;
■ 對參與國家和本市科技計劃項目的高技能領軍人才給予獎勵。
強化技能貢獻激勵導向
■ 發揮國有企業在工資分配上向技能人才傾斜的示范作用,技能人才的崗位工資水平參考技能水平分級確定;
■ 定期發布技能人才薪酬調查價位信息,鼓勵各類企業對高技能人才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股權期權激勵等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策略。
優化穩才留才引才機制
■ 符合條件的優秀高技能人才可直接辦理人才引進;
■ 健全人才服務體系,引導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
■ 高技能人才可按規定享受住房、教育、醫療等各方面保障服務。
評價方面
健全職業技能評價制度
■ 對設有高級技師的職業(工種),建立“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崗位)序列,大力推進特級技師、首席技師評聘試點;
■ 以日常表現、工作能力、業績貢獻為導向,創新技能人才評價方式,支持對優秀技能人才直接認定或破格晉升職業技能等級。
推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 支持具備條件的各級各類企業和用人單位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推動以技能人員為主體的大型企業全部納入自主評價機構目錄;
■ 全面推進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加大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征集遴選力度,打造一批具有“產業代表性、評價專業性、行業權威性、社會公認性”的技能評價品牌;
■ 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證書”制度。
完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
■ 推行“賽展演會”結合的辦賽模式,定期舉辦首都“金藍領”百行百業職業技能大賽,推進京津冀聯合辦賽,對職業技能競賽獲獎選手核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激勵方面
加大評選表彰力度
■ 健全“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享受北京市政府技師特殊津貼人員、“北京大工匠”評選制度,加大高技能人才在首都勞動獎章、北京市勞動模范、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等相關表彰中的評選力度,積極推薦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參加五一勞動獎章、青年五四獎章、青年崗位能手、三八紅旗手、巾幗建功標兵等評選。
健全激勵機制
■ 推薦優秀高技能人才為人民代表大會候選人、政治協商會議委員人選等;
■ 選拔推薦優秀高技能人才到群團組織掛職或兼職,納入黨委聯系專家范圍;
■ 鼓勵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組織、企業、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給予高技能人才獎勵。
青年技能人才不斷涌現
當前,全球制造業正在經歷深刻變革。中國正加快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對技術工人、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極為迫切。目前,我國有超過2億技能人才活躍在各行各業,其中有不少是青年技術工人。
他在毫厘之間掌控大國重器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葉林偉是大國重器——8萬噸模鍛壓力機的首位操作員。
8萬噸模鍛壓力機是世界最高等級的超大型模鍛壓力機,在大飛機核心部件等高端大型模鍛件的制造過程中,動力強勁的它可以一鍛成型,有效保證產品外在尺寸完整性和內在性能穩定性。
通過這個“大國重器”,我國成功攻克了多個領域的關鍵核心部件“卡脖子”問題。
這臺前所未有的“機器巨人”高達42米,相當于15層樓房的高度,總重量達2.2萬噸。想要精準操控這個龐然大物,必須有精準精細的控制,才能保證高端精密模鍛件的成型。
葉林偉白天操作,晚上看原理圖,經過一年多夜以繼日的練習,憑借著自己的沉穩和專注,練就了“絕技”。
操作8萬噸模鍛壓機去壓生雞蛋,能做到蛋殼破裂,但膜不破,正負誤差保持在1毫米。憑借著這個非凡的精準操作技能,葉林偉帶領團隊先后成功鍛造出C919起落架關鍵部件,填補了多個國內空白。
他是地鐵“把門人”
崔亞鵬是武漢中車長客軌道車輛有限公司的車輛裝配工,主要負責地鐵車輛車門系統的安裝和調試。2020年,他和同事王瑞搭檔獲得了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軌道車輛技術項目的冠軍。
地鐵在行駛過程中需要無數次開門、關門,門的密封性對列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都至關重要。相應技術標準要求極為精細,密封性是行業中總會發生的問題,文件要求門扇需要距離門中心線距離誤差小于2毫米。
“利用六角螺母,我就看它半圈門會動多少,經過不斷測量和實驗,最終總結出半圈是動了0.75毫米,想比標準再高一些。”
邊干邊琢磨,現在崔亞鵬已經把誤差縮小到了0.5毫米以內。
地鐵制造是流水線作業每天裝門、調門,再裝門、再調門……很多年輕的工人都覺得枯燥,但是崔亞鵬卻幾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他認為干一行就要愛一行,愛一行就要精通一行。
(綜合來源:央廣網、首都教育、央視新聞、共青團中央等)
工人日報客戶端【打工新鮮事兒】 第671期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